獨家/嚇!疫苗不良反應通報1萬7千件 龜速僅審204件

(記者蘇聖怡/調查報導)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,雖然有輕症化的趨勢,但醫界呼籲不可輕忽後遺症,接種疫苗仍是目前最有效的預防疾病方式。不過,全台各地接種後不良反應仍頻傳,根據疾管署截至2月16日止統計資料顯示,不良事件累計通報1萬7402件,但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(VICP)去年審議案件數總計只有只有158件,至今年1月13日,審議件數僅累計204件。數字落差極大,除了審議需嚴謹審慎外,到底卡關在哪裡?《菱傳媒》帶領讀者一起來了解。

根據疾管署統計資料,至2月16日止,台灣疫苗累計接種4487萬859 人次,不良事件累計通報1萬7402件,其中死亡件數1329件;但根據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(VICP)統計資料,去年審議案件數總計只有158件,其中1件醫療補助、19件喪葬補助;今年至1月13日,審議件數46件,其中醫療補助0件,喪葬補助5件。

根據疾管署COVID-19 疫苗不良通報,BNT自去年9月22日開始施打至今年2月16日,共有2133件疑似嚴重不良事件,其中死亡案件9件,但迄今審議小組的審議件數仍是0件。

根據媒體報導,桃園有一名15歲女學生施打BNT疫苗後不治,也有學生併發心肌炎需裝葉克膜,恐面臨截肢,心肌炎、心包炎的通報也頻傳。

民進黨立委賴惠員辦公室也接獲陳情,一名國中生去年9月底接種第一劑BNT疫苗,數天後卻突發性腦出血,右半邊行動不便、講話不清楚,迄今仍住院治療復健,醫療費用、看護費用都是一筆負擔,更讓家屬揪心的是,雖然已經通報不良反應,但衛生局等相關單位迄今都沒有任何訊息,進度到哪裡?是通過了還是被否決了,都沒有資訊。

家屬無奈指出,他們配合政府政策施打疫苗,孩子卻發生這樣的事,相信也有很多家庭跟他們一樣,孩子能恢復到多少不知道,「是不是要照顧他一世人?」政府雖然有救濟管道,但是延宕這麼久都還沒有結果,到底要他們怎麼辦?

調度3年內病歷工程浩大 備齊資料這端就卡關

為什麼社會類似案件層出不窮,預防接種受害救濟的審議進度卻遠遠不及?是很多民眾心中的疑問。

根據疾管署「預防接種受害救濟」流程,接種疫苗兩年內疑似有不良反應,或受害情事發生五年內,提出救濟申請;各地衛生局進行調查、整備資料,再將資料交由衛福部委辦單位社團法人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(生策會)統整,再由衛福部VICP召開審議會議,若審議結果符合,會再透過接種地衛生局撥付救濟金。

審議卡關 疾管署:調閱整理3年病例曠日費時

疾管署官員坦承,很多案件沒有進入VICP審議的主要原因,是因為在各地衛生局整備資料時就卡關,因依照《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基金徵收及審議辦法》規定,須調閱三年內所有病歷,但不是每個診所病歷謄寫都以電子化,整理資料曠日費時,影響後續審議進度。

對於病歷整備延宕,醫療院所也有話要說,因新冠疫苗不良反應事件的救濟申請,醫療機構收到生策會來函,需要大批影印病歷,從過去平均一年200多件,現在一年暴增為3000多件,醫療院所確實難以消化。因此向賴惠員陳情,希望政府提供協助。

賴惠員建議,疾管署研議是否比照疫苗施打補貼費用,調閱病歷也提供相關補貼,減輕醫療院所負擔,加速疫苗不良反應的審議進度,讓有需要的家庭也儘速得到應有的救濟,創造「醫、病及主管機關」三贏。


 

最多人看

熱門推薦